南宫ng28南宫ng28南宫ng28膏药是中药主要剂型之一, 在外、内、妇、产、儿各科广泛应用, 尤其对痈疽、疮疡、骨伤等疾病有其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医的发展, 膏药的种类及用途都有了充实和提高, 由于其应用方便、药力持久、便于携带、经济节约等特点, 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已经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剂型[1]。现将笔者在膏药制作及临床应用的经验进行系统阐述, 以飨读者。川芎五钱, 川牛膝五钱, 大黄五钱, 生川乌五钱, 生草乌五钱, 香附五钱, 续断片五钱, 防风五钱, 羌活五钱, 独活五钱, 山药五钱, 白芷五钱, 远志五钱, 白蔹五钱, 熟地黄五钱, 天麻五钱, 何首乌五钱, 当归五钱, 杜仲五钱, 威灵仙五钱, 乌药五钱, 穿山甲五钱, 苍术五钱, 赤芍五钱, 桃仁五钱, 苦参五钱, 大枫子五钱, 桑枝五钱, 桃枝五钱, 槐枝五钱, 榆枝五钱, 柳枝五钱, 红花五钱, 陈皮五钱, 麻黄五钱, 细辛五钱, 蜈蚣三分, 五加皮五钱, 连翘五钱, 芥穗五钱, 僵蚕五钱, 青风藤五钱, 金银花五钱, 血竭六钱, 樟脑六钱, 醋乳香六钱, 醋没药六钱, 轻粉六钱。 (一两等于十钱, 一钱等于十分;一两等于31.25 g, 一钱等于3.125 g) 上方由明朝龚信《古今医鉴》中的金不换神仙膏加减而成。①配料:按上方将药材炮制合格, 称量配齐, 血竭、乳香、没药、樟脑、轻粉5味单独放置。②川芎等43味药材酌予碎断, 另取麻油7 500 g置于铁锅中, 然后将川芎等药材倒入铁锅, 加热炸至焦黄、焦枯或内部枯黄, 去除药滓, 取油过滤细滓, 即为药油。③炼油:取上述药油文火加热熬炼, 取药油少许滴于常温水中, 以油滴散开后又集聚时 (滴水成珠) 为度, 此为火候, 注意密切观察。④下丹:将炼好的药油自加热火上取下 (离火下丹) , 趁热加入一定比例 (油丹比例为2∶1) 的铅丹[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 (Pb3O4) ], 均匀搅拌撒入, 至油丹混合均匀成膏油状。⑤研兑细料:将血竭、乳香、没药3味药材轧研为细粉, 过100目筛;轻粉研至细粉, 与前3味药粉陆续配研均匀;将樟脑适当研细, 同上列4味药粉掺和均匀即成“细料”。⑥待高热状态的膏油降至温热状态时, 将“细料”缓缓兑入, 搅拌均匀。⑦去火毒:将熬成的膏药倾入备好的冷水盆中 (倾倒时, 朝一个方向搅转, 使膏药倒入后集聚成整团) , 浸泡3~7 d, 每日换新水数次, 以除去火毒[2]。⑧将固体状膏药加热熔化, 分摊于布褙材料上, 微晾, 向内对折密封储存。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 用于治疗跌仆诸损、伤筋动骨、瘀血肿痛、手足麻木、腰背酸重、关节不利等症。使用时温热化开, 贴于患处, 孕妇禁用。生马钱子50 g, 生川乌50 g, 生草乌50 g, 透骨草60 g, 骨碎补50 g, 川芎30 g, 牛膝30 g, 鸡血藤60 g, 秦艽30 g, 独活30 g, 威灵仙60 g, 地龙30 g, 羌活30 g, 当归40 g, 丹参30 g, 防风30 g, 防己30 g, 续断片50 g, 桂枝60 g, 细辛20 g, 延胡索20 g , 以上为粗料。醋乳香45 g, 醋没药45 g, 血竭50 g, 冰片10 g, 红花40 g, 三七粉30 g, 以上为细料。①器具的准备:电动研磨超细打粉机1台;80~120目筛各1个;电子秤1个;不锈钢锅、盆、铲子各1只;家用面条机 (压皮机) 。②打药粉:将粗料南宫ng28、细料分别打粉, 过筛至120目, 将120目粗、细料药粉混合均匀, 备用。③制作基质 (以500 g蜂蜜为例) :取蜂蜜500 g (蜂蜜以纯天然枣花蜜、荔枝蜜为佳, 形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 有香味, 醇甜而不酸, 市售瓶装蜂蜜不宜使用) , 药粉500 g, 蜂蜡150 g, 饴糖60~70 g, 备用。蜂蜡要提前敲成小碎块, 夏天蜂蜡多加, 冬天少加。④炼蜜:将500 g生蜂蜜置于锅中, 武火加热至沸腾, 温度达105~115 ℃, 颜色稍变深, 略有黏性, 此为嫩蜜;文火继续加热至116~118 ℃, 颜色呈浅红色, 表面沸腾着均匀有光泽的气泡, 用手搓捻, 有黏性, 但两手分离时无细长白丝出现, 此为中蜜;将中蜜继续加热至119~122 ℃, 颜色呈红棕色, 表面沸腾着红棕色气泡, 黏性强, 两手指搓捻出现白色长丝, 滴入水中成珠状而不散, 注意观察, 此时为火候。加入饴糖 (先加) 和蜂蜡, 不断搅拌, 至蜂蜡熔化。将熬好的基质倒入不锈钢盆中。⑤和膏:待盆中基质温度降至60~70 ℃时, 加入药粉, 搅拌, 类似和面;待膏温度降至40 ℃左右时, 加入透皮剂25 g (总重量的2%) 及食盐12 g (防腐, 约为总重量的1%) , 和膏至软硬适中, 若太硬则加入适量炼过的蜂蜜;若太软则加适量药粉。和膏30 min做成长形, 切成小块, 放在塑料袋内, 至少放置24 h。⑥成型:将膏药块拍成饼状, 在家用面条机上碾压成皮, 厚度可通过调整面条机滚筒螺栓实现;用自制的模具 (可方可圆, 大小自定) 将碾压好的膏药皮卡压成型, 放在无纺布膏药帖上, 合上。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关节肿痛、屈伸不利、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损伤、闪腰岔气、风湿性关节炎、肋间神经痛等症。使用时直接外贴, 3 d换1次膏药, 15 d为1个疗程膏药。皮肤破损、渗出糜烂部位禁止使用, 过敏者及孕妇慎用。笔者于2010年10月向阜阳市膏药研究所所长南宫ng28、大东方膏药协会会长朱顺玉老师系统学习现代新型膏药 (用蜂蜜熬制膏药) 制作技术, 得其线月向原青岛市中医院师承医药名家庄振民老师学习古方古法黑膏药的制备工艺, 笔者尽得其传。此外, 还曾向民间膏药艺人学习请教。现就膏药在临床中应用举3则典型病例加以介绍。2010年12月9日晚就诊。自诉腰痛伴左小腿外侧疼痛, 病痛面容, 不能下井上班。舌红苔薄黄, 脉紧涩有力。令患者俯卧, 触诊第4、5腰椎棘突偏歪, 伴腰肌劳损。行推拿点穴及复位手法, 后贴膏药2帖于腰部患处, 嘱其多仰卧硬板床休息, 3 d治疗1次。治疗4次后, 自觉腰腿疼痛明显减轻, 遂下井上班。共治疗6次, 临床症状消除。后患者家属又来拿膏药2次 (共10帖) 。1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2) 患者, 男, 40岁, 井下掘进工, 2015年3月8日上午就诊南宫ng28。自诉腰痛、右臀部酸痛伴右腿沉重疼痛。舌暗红苔白厚, 脉紧而有力。触诊检查第4、5腰椎及第5腰椎与第1骶椎椎间盘有突出病变。推拿点穴并行侧扳法、髋膝关节摇晃法、牵抖法及背晃法进行腰椎复位, 每日1次, 共治疗3次, 病痛明显缓解。因工作单位在百公里之外, 需上班, 不能再做推拿, 遂让其带4帖膏药贴敷。后患者告知膏药疗效奇佳, 家属分别于2015年4月7日、5月2日、9月3日取膏药3次, 共20帖。18个月后随访, 未见复发。既往有颈椎病, 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麻木, 右手腕部疼痛 (经触诊检查为腱鞘炎) , 腰椎病伴左腿痛。脉弦细, 舌暗红, 苔薄黄干燥。行推拿点穴理筋整复手法, 颈椎、腰椎及右手腕部贴膏药。1月9日复诊:疼痛缓解, 手法同前, 并贴膏药。1个月后随访, 恢复良好。笔者将膏药不断应用于临床, 患者普遍反映良好, 尤其是采用其治疗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 疗效显著, 广受欢迎,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王光清.中国膏药学 (修订本) [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5.
联系南宫ng28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 0000 0000
公司地址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公司名称
南宫ng28